传统癌症治疗通过放化疗摧毁肿瘤细胞,常损伤健康组织并引发严重副作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Kwang-Hyun Cho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提出全新策略:不消灭癌细胞,而是将其重编程为正常细胞。这一发现或彻底改变癌症治疗范式。
核心创新:数字孪生模型引导细胞“改邪归正”
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BENEIN(布尔网络推断与控制)的计算系统,通过分析4,252个肠道细胞数据,构建包含522个基因的互作网络。该系统精准锁定三个关键调控因子:
MYB(细胞增殖开关)
HDAC2(表观遗传调节器)
FOXA2(细胞分化驱动)
实验验证:
在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HT-29、CACO-2)中敲除上述基因,癌细胞生长速率下降300%
处理后的细胞植入小鼠体内,肿瘤体积缩小80%,重量减少75%
重编程细胞表达健康肠细胞标志物(KRT20、VDR),同时抑制致癌通路(MYC、WNT)
技术延伸:细胞疗法的低温存储挑战
该疗法需长期保存重编程细胞以用于临床,这对生物存储提出更高要求:
✅ 储存液氮的容器必须维持-196℃超低温环境,保障细胞活性
✅ 细胞储存库需配备气相液氮生物容器,避免样本交叉污染
行业启示:先进疗法需匹配高可靠性存储设备,如储存液氮罐的真空绝热层与智能监控系统
应用前景与行业影响
实体瘤治疗变革:
当前技术已在结直肠癌验证,正拓展至乳腺癌、肺癌
再生医学突破:
BENEIN系统成功调控小鼠海马体发育,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细胞存储升级需求:
新型细胞疗法推动液氮容器技术迭代(如RFID样本溯源、多层绝热优化)
从摧毁到重编程的范式革命
KAIST的研究标志着癌症治疗进入新纪元——以细胞重编程替代传统杀伤策略。随着技术临床转化,高标准的细胞储存库与先进储存液氮的容器将成为支撑疗法的核心基础设施。
来源:ewow.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