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我国医疗团队取得CAR-T疗法新进展 液氮罐冻存细胞技术助力升级

2025-07-07 09:11:57

记者4日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悉,该院血液科团队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通过体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实现临床成功。值得关注的是,该疗法在细胞制备环节中,应用液氮罐冻存细胞技术,为细胞疗法的标准化存储提供了新范式。

CAR-T疗法作为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其核心在于对患者T淋巴细胞的基因编辑与活性维持。传统体外制备CAR-T需经历细胞单采、体外培养、基因修饰等复杂流程,而此次协和医院团队采用的体内制备模式,不仅绕过了体外操作的繁琐步骤,更在细胞冻存环节引入液氮生物容器进行样本储存。

临床数据显示,该疗法在已验证的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实现100%总体有效率,其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特别在骨髓外病灶及脑脊液等特殊部位的治疗中,通过气相液氮罐冻存的CAR-T细胞展现出优异的浸润能力。这种存储模式,相比传统液相存储,可减少液氮直接接触细胞导致的污染风险,同时通过智能化温控系统将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为细胞活性提供稳定保障。

团队在600余例传统CAR-T疗法临床实践中,已形成成熟的细胞冻存管理方案。梅恒主任提及的体内制备CAR-T新疗法,通过原位编辑绕过了传统体外培养的复杂流程,而液氮冻存技术在传统疗法中对细胞活性的维持作用,为新疗法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该成果已发表于《柳叶刀》。团队表示将进一步探索体内CAR-T在难治性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应用,并同步优化配套细胞存储方案。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液氮罐冻存细胞技术正成为细胞疗法标准化发展的关键支撑。相关设备的协同使用,不仅为CAR-T细胞的制备、运输、存储提供全链条低温保障,更推动细胞疗法向低成本、高可及性方向迈进,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