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八届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简称“浦江峰会”)如期召开,作为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峰会不仅是引领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风向标,更是汇聚全球政、产、学、研、资力量的高端交流平台,共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落地、产业链接与资本赋能之道,其中生物液氮储存罐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细胞、基因样本的长期安全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悉,本届峰会由上实集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指导,上海医药主办,上海前沿承办,吸引300余位嘉宾现场参与,线上参与人数超万人,共同勾勒医药健康产业未来蓝图。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黄红在峰会上透露,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产业规模已达9847.02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大关。生物医药产业兼具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性,全球成熟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显示,“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上海医药作为核心“链主”,已连续6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024年营业收入达2752.51亿元,以强劲势头推动产业升级。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沈波表示,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突破将成为行业发展主线,前沿领域源头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链自主可控,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为加速这一进程,上海医药联合一流高校与顶尖科研机构,打造了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引擎——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简称“上海前沿”),并创新推出“一张桌”机制:创业者只需携带技术与创意入驻,资金、场地、专业服务等事务均由园区与上海医药统筹解决,让初创企业能专注于研发与产品创新。目前,上海前沿已吸引国家生命研究院、拜耳、礼来等跨国药企,以及上国投、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机构入驻,形成了“没有围墙”的开源创新生态圈。
在生物医药全链条发展中,从基础研究的样本保存,到临床试验的材料管理,再到生产推广的合规存储,关键设备的支撑不可或缺。其中,生物液氮储存罐凭借-196℃超低温环境,为珍贵生物样本提供稳定、安全的存储保障,成为不少入驻上海前沿的研发机构与企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助力其在细胞治疗、基因研究等领域高效推进项目。同时,针对临床场景需求,部分企业研发的医用液氮罐,也在医院临床样本处理、疫苗冷链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生物医药产业的设备支撑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金辉指出,浦江峰会为科技、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搭建了关键桥梁。会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利耶・瓦谢尔、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钧瑛等嘉宾分享前沿观点,院士科学家、龙头企业负责人、全球资本代表同台交流,从政策解读到实践案例,多维度探讨产业未来。随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加速推进,以及生物液氮储存罐等关键设备技术的持续优化,更多细分领域如生物罐液氮罐的创新应用也将得到拓展,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与产业集群注入更强动力,推动更多医药健康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惠及全球患者。
来源:千龙网